放生池的意义
在《大智度论》中曾经说道:“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。诸多功德中,不杀第一。”这个放生池是人工开凿的池塘,它是给众生用来放生鱼类,龟类。我们放生一次就相当于积了一次功德,象征了“吉祥云集,万德庄严”的意义。
历史上最早的放生池是在南北朝时期,也就是今天南京市的一座报恩寺。慧闻者,齐渤海人为,他从小就向佛,十二岁的时候就入寺当和尚,十六岁就受戒。一直苦修《大智度论》和《中论》,树“一心三观,”启天台之源。建德六年的时候,齐地佛门惨遭劫难。他听闻后,带着40多僧人从海边赶路直到建康。途中遇到大风波,几乎所有的船都快沉船了,突然一只大巨龟出现,僧人一起把水舀出,很快就抵达建康。慧闻说道:南无阿弥陀佛。这时大巨龟对慧闻说:师父可曾记得,我就是海曲放生池中的老乌龟。慧闻这是才恍然大悟。一时高中就告诉了宣帝,宣帝一听很高兴,于是就建了一个报恩寺,以香火供奉。
放生池呢也有很多人质疑,比如说我们把鱼捉来放在一旁,然后等待着有缘人放生,这看起来是在作秀,因为这样本身对鱼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。而且呢还有人会觉得我们会把这里的鱼拿出来再在等人放生,这看来只能说明这个人自以为是,还以为自己很聪明的想法。因为放生池的意义重大,它不仅仅是一个放生鱼的池子,他也是能够激发众生的慈悲心。放鱼或者鸟放生在古时候,这是一种善人善己的心愿。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,很多人因为生活在城市会被功名利禄所困惑,所以也就无心去想这些事情了,人就会变得很冷漠。所以我们这个,放生池会让人激起一丝善心。如果说一个普通人在放生池里放生了一条鱼,那会给他带来一个美好的回忆,也会给他留下作善事的感动。这种感动会被善良的力量无限的扩大,也会影响到他的行事方式,俗话说,不以善小而不为,就是这个道理。
但是也不能否认,很多寺院把放生池作为盈利的目的。所以有时候放生池的意义会受到质疑,因为那些错误的做法也会让人受到应有的报应,所以放生池本身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不应该被人所忽视,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,不管出现什么困惑,都应该坚持行善的信念。那我们放生的时候不要掺杂功利色彩,那样才会帮助被放生的众生,我们自己才会真正受用,不要计较这次放生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利益,只要你想做就去做,不要想太多。因为放生本身就是一种功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