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目的放生就是杀生?
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关于简阳三岔湖放生泥鳅的照片,里面的内容是这样子写的:小泥鳅活泼乱跳,我们冻得鼻涕直流,今天15000斤泥鳅将近47万条生命被放生,顶礼希阿荣博堪布也回向给大家,祝大家平安喜乐。这看似是在放生,但是实在是在杀生,因为你们要知道,简阳三岔湖是水库,十分不适合泥鳅生存,被放生的泥鳅中只有少数才能游到浅滩或者支流存活下来,那有的大部分在挣扎,“遁入湖底冬眠——缺氧回到湖面或者上层呼吸——遁入湖底冬眠——缺氧回到湖面或者上层呼吸——”的循环中直至耗尽力气而亡。
因为泥鳅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,他们平时喜欢在趴在浅水的底层,因为他们个头比较小,然后不能铲土剧烈运动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直达小西湖破或者是水田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,如果说在水库或者大河中数量是非常稀少的,因为泥鳅是极其缺氧的鱼类,除了普通鱼类的鳃呼吸,泥鳅他有独特的肠道呼吸,这个特点是通过呼吸排出废气,如果是闷热缺氧的季节或者下雨的时候,他们都通常,都会集体游到水面或者窜出水面呼吸以应对水中溶氧量的急剧下降,如果深水中氧气不足且深水中的泥鳅的卵无法孵化,那么泥鳅是不会再深水中过日子。
我们放生是因为我们希望放生的动物回归自然,但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,所以我们在放生的时候要搞清楚动物的习性,生活习惯,对本土环境会不会造成破坏?所以我们在放生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放生的是不是野生动物,或者是在被捕的过程中,运输过程中因为体力缺乏而不能逃脱天敌的捕捉,或者是什么物种?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,是森林还是草甸,淡水还是海水,是温带还是热带,高山还是平原……我说我们要是随便放一放,那么这些被放生的动物,还不如不放生。而且有的动物长期被人工饲养,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,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去放生,往往就意味着杀生,好心却办了坏事。
如果我们在放生的同时,我们不懂得怎么放生,应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。因为有专业人士的帮助,我们的放生才是真正的放生。放生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,也是为了大家为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