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放生
芸芸众生,孰不爱生?每一个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,杀了他,冤仇结的最深,你说杀业最重。杀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放生呢,他就是救人于性命垂危,朝不保夕的受苦受难的众生。在佛教里提倡不能杀生,而且还要护生,就是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众生,当前动物的生命,而有放生的善行,正是慈悲心的表现。那在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?见到鱼池里的水已经干涸了,那么我们可以用些水来救活鱼类;有的呢,见到市面上卖鳖,我们可以用钱买来把它水池中。我们在动物死亡的边缘设法救护他,让他免于死亡,这就是放生的本意。
也许有人说你们放生了,难道他们就不死了吗?你们放生那边有人钓,有人捞?这样有什么意义?还不如去资助失学儿童。你们放生就会有人来逮鸟儿,鱼儿让你们放,他们就会挣你们的钱,那么这样的放生有什么意义呢?我相信有些不了解坏事的人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,这是非常正常的,因为这些问题我以前也有过。其实呢,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,中国古时候就有放生的民间习俗,在说符篇中还记载,民知君之欲放之,竞而捕之,死者众矣。君如欲生之,不若禁民勿捕,捕而放之,恩过不相补矣。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老百姓知道帝王要放生,却争先恐后的去捕捉,导致了很多在捕捞的过程中死亡的动物很多。帝王如果要放生,不如下令禁止老百姓捕捉。捕来再放,功德和过失不就相抵吗?这样哪里还有功德?所以,我们可以见得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专门捕鸟为供放生的人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,就大力的提倡放生,好跟所有中国原有的放生习俗相融合,发展为放生法会。
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这是在中国所有人都能耳熟能详的成语。佛教提倡放生,因为可以将濒临的众生从死亡的恐惧中解救出来,并以诵经的过程让他们有缘听闻佛法,然后种下解脱的种子,使他们最终可以脱离轮回。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,所以我们,要让一切众生安乐吉祥,这才是真正的放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