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未分类 > 正文内容

真知笃行:不应对、不解决、不当真

admin1年前 (2024-05-07)未分类934

【负面信念显化规律】应用练习实操

问:信念显化的关键是什么?什么样的信念会强而迅速的显化?
答案:信念「当真」就会强而有力的迅速显化,信念一直被赋能,就会一直显化

其实负面的信念或者说负面的情绪感受,它们本身“显化为命运”的力道,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弱很多。单纯只是负面的信念、负面的情绪感受,事实上是没有什么力道的,影响力并不大(正面信念同理)。原因很简单,任何心理活动都需要能量来驱动,信念显化的过程,也是消耗其自身存在之力或者说“存续之力”的过程。心理能量守恒,如果得不到补充,显化不了几轮信念自身就耗散甚至崩解了。情绪感受也一样,宣泄、驱动之后,其能量形式自动消解,恢复成自由能量。

什么叫当真?从某个角度而言,的确是“信念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和现实境遇”,但是我们实际上“相信”什么信念,并不是我们自以为自己相信的,我们的行为才是我们“其实真正相信什么信念(把什么信念当真)”的证明。是我们的“行为”在选择要把什么信念当真、化为现实。

比如,做过正面思考法的人都会晓得,一个大胖子,就算每天对镜子说:“我是瘦的、我是瘦的……”他自己也晓得,他对这种正面信念,是没什么信心,基本上是存疑的、甚至是抵斥的。

但是,当你不敢面对(或不愿接纳)」一个东西,不敢面对到要「做出一个行为」来应对、防备的程度时,在做出应对行为的当下,你是真的把它当真了;至少可以说,你下意识的觉得:「它是真会发生!」于是,这个你不敢面对它”到想要「做出一个行为」来应对、防备的东西。它核心信念的“存在之力”立刻飙到max爆表。

存在之力爆表的信念显化为情绪感受和现实命运的力度,那叫一个强,那叫一个酸爽。

对负面信念的一切应对、防备本质都是在把这些“负面信念”真当真,本质上都是在给这些负面信念赋能,本质上都是在强而有力的推进负面信念迅速且持续的显化。

这个规律就叫“负面信念显化规律”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放生网-代放生-放生忌讳-放生好处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dureyuan.com/post/76.html

“真知笃行:不应对、不解决、不当真” 的相关文章

只要我花钱感觉源点是丰盛的我就会越花越有钱的

只要我花钱感觉源点是丰盛的我就会越花越有钱的

当我一想到花钱时,我的第一感觉是匮乏的,马上感觉自己很缺钱,自己是很穷的,自己的金钱实相实在是不好啊……因为一想到花钱,我马上就想到身上的钱不多了,也不知道后面有没有钱花,开始担心自己的生活,开始觉得生活好困难哦;接着各种念头就冒出来了,几个月后还有给房租呢,租金在哪儿还不知道;工资还没发呢,不知道...

生而为人我就是有价值的

生而为人我就是有价值的

根据我的自我定义,我一直觉得自己要乖巧要懂事,要迁就别人,要包容别人,让着别人,要理解别人,要忍受着别人,哪怕人家是欺负我,对我不要,是占我便宜,是各种坏脾气,无理取闹我都要像个大人一样懂事乖巧,迁就别人让着别人,别人可以对我坏脾气,对我不满,对我有意见,对我任性无理取闹,各种打压欺负,但是我还是要...

爱好我自己再说吧

爱好我自己再说吧

根据我的自我定义,我一直觉得貌似做女生真的很难耶,就是你太强了了人家不喜欢你,但是你太弱了人家也不喜欢你,总之感觉不知道要怎么做了,才符合男生的要求,才是值得被爱的,感觉不管怎么做都好像不被爱一样,就很郁闷了。因为如果你太强了,什么都依靠自己,人家会觉得没有存在感,你没依靠他,就说明你觉得他不好,他...

放生的好处

放生的好处

       参与放生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放生是通过你的双手,去拯救无辜的生命。不管是多么小的生命,哪怕是一只蚂蚁,那也是世间所不能轻视的小生命。如果你参加了一次放生,或者你是给你的家人放生,而且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放生,那么你的心灵会感到无比的快乐!...

一直放生,原来这就是福报啊!

     有人说你经常放生,你会得到什么?我说我经常放生,我觉得我很快乐,至少在心灵上不那么痛苦。所以我一直坚持放生。常常有人觉得我放生了,可是为什么没看到福报呢?也许福报来得晚一些,也许你的福报是给你的家人带来平安,也许你的福报就是积阴德。福报也许来得晚,但是一定要坚...

我们可以做很多善事,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放生?

我们可以做很多善事,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放生?

   在现代这个时代,我们能做的善事很多,为什么一定要放生?那么多的善事不如放生这一功德大。   放生是第一有利的功德,是消除业障最快的方式!民间有一俗语: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”可以见得救命是最大的功德。放生,顾名思义,就是从放下屠刀,从牢笼里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